top of page

台北的世外桃源,樂生院

【發現美好】踏入舊樂生,踏入世外桃花源

走過這道樂生橋,進入身體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,老榕樹像長輩,用身體擋住世外繁雜的聲音,陽光轉化成生動的光影,鳥兒們在樹上愉快地歌唱,部分房子已跟老樹結合,樹屋訴說著這裡的歷史。

 

生與死、住家與廢墟、動植物溫暖生命力和老人入冬的生命,只有在樂生,能夠同時感受到一種莊嚴,和自己的謙卑。

【古老瘟疫】台灣的集中營

台灣有個地方,在一個空間內,來自台灣各地的居民,帶著家鄉的木頭石頭,為自己同鄉人蓋房子,那充滿人情味地方叫「樂生」。

 

痲瘋病大約三千年前即有,是世界紀錄最早的瘟疫,在早期痲瘋病無法根治的時代,得痲瘋病的患者,臉部和手足潰爛、手腳發麻、容貌變形和四肢殘障,而且骨頭疼痛,掉牙齒等問題,讓人看得心生恐懼。當時,日本政府未了防止痲瘋病擴散,建造樂生療養院,並且將全台灣得麻瘋病的患者,集中於樂生療養院治療,有些是還是不明事理的孩子,也不知道自己犯了甚麼錯,就被強制移居到樂生, 與家人分離。

 

人的感情是無法立刻斷掉,因此,為了讓自己重要親友,住有家鄉味的房子,同鄉人集結到樂生蓋房,嘉義的木頭、苗栗的紅磚等,樂生保有日治時代的建築,共有六十多棟院舍。

▲因為捷運新建,拆掉一半以上的樂生療養院,拆掉世界遺產前力點,目前只能看到部分樂生模樣。

【治療痲瘋】樂生人的回憶

圖片來源:蘇義傑 http://goo.gl/BiVgQx

遠離原生家庭的樂生人,到了陌生的地方,身邊都是陌生的人,來這裡只有一個共同目的-治療痲瘋。

 

治療痲瘋的過程極其辛苦,因為有讓人痛不欲生的副作用,夜晚慘叫無法入眠,所以有些患者會放棄治療。痲瘋是透過空氣傳染,其潛伏期約為三至五年,最長可達四十年之久。當年,樂生療養的護士、醫生或家屬,全身穿防護衣和防護罩,可知當時大眾對這種病的恐懼。

 

痲瘋患者不僅要忍受病痛之苦,還要面對社會的異樣眼光與排斥,在樂生療養院內,甚至禁止生育,就算患者病治療康復,因為身分證地址寫「樂生」,找工作總是被拒絕。

▲樂生療養院,走得進來走出去難,某方面像是集中營,大型獄所。

【溫暖人間】遠渡從洋的愛

台灣的痲瘋病診療工作始於1901年,1930年樂生院初期設竣工,病患約百餘人,採禁婚政策。1969年樂生院病舍達61棟,共收容1,050人。 再這樣艱苦年代,卻有一對加拿大籍的夫親,來到台灣,並請研究進修,治療人人恐懼的痲瘋,他是戴仁壽醫生。

 

戴醫生畢生治療痲瘋,並且引進痲瘋樹,萃取物痲瘋酮為治療痲瘋病的特效藥。他曾到印度的癩園裡,看到的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,病患者自己從事農作,自給自足,也在勞動中獲得快樂,這種工作治療的理念也落實成為「樂山園」。

 

戴師母也為樂生奉獻, 她照顧護患者們的小孩,甚從不會走路的幼兒,一路扶養到大,直到病患身體康復,孩子歸到親人身邊,而這期間她無私的大愛,讓她成為樂生人的母親,進入樂生入口處,看到一尊雕像,就是戴師母。

▲戴醫生和師母的愛,讓樂生人今日還會緬懷,感謝。 (右為樂生院民)

【走訪樂生】因為他們,才有樂生

▲樂生充滿愛的地方,左為樂生院民,茆爺爺所件造的樂生模型,沒有學過建築的他,靠著對樂生的記憶建造。對記憶有感情,才能完成這工程。

▲從模型中,和標籤上的文字解說,可以想像以前樂生模樣。

八十幾年歷史的樂生,每個磚瓦,每個植物,都是樂生人最熟習的環境,然而,政府建新的「樂生醫院」,稱能夠給予更完善醫療和照顧,但是那個病房內,沒有自己種青菜的土地,沒有煮東西的廚房,不可以養狗養貓,更沒有鄰居,樂生人從「家」搬到「病房」,患者不久後過世。

目前樂生還有院民住在裡面,這個空間內,有廢棄醫院遺址,有靈骨塔,但是也是樂生人溫暖的家。

這裡可能是全台灣,最舒適的老人社區,整社區是無障礙空間,居民可坐輪椅車,自由的移動,有獨立的房子和菜圃,小狗在身邊相陪,處處綠意盎然,他們讓這裡寧靜祥和,熱情溫暖,充滿人情味,創造這裡的人間桃花源。

 

政府計畫未來把樂生改造,變成像華山文創的地方,如果喧嘩和商業佔據,樂生可能再也更難寧靜,人間桃花源可能消失。

bottom of page